校内勤工助学岗位的设置是完善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重要举措,开展勤工助学活动不仅可以有效地缓解学生的经济压力,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强自立意识,避免依赖心理的养成。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勤工助学活动,各方面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高。学校利用现有资源,每年拿出专项经费在校内设置1400多个勤工助学岗位,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搭建一个助学实践的平台。
为实现用工单位与学生间的双向选择,在校内模拟一个市场条件下的用工环境,学校每年通过开展校内勤工助学岗位招聘会的形式,实现学生与用工单位面对面交流,通过招聘情景的模拟,既锻炼了学生的沟通、表达及现场应变能力,也间接提升了学生的就业能力与职业素养,为今后走向社会奠定实践基础。校内多部门多角色的提供,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进一步凸显了实践育人的功效,实现助学模式创新。
2015年3月25日,由学生工作部举办的吉林大学2015年校内勤工助学岗位招聘会在中心校区体育馆内成功举办。本次招聘会共有70多家中心校区用工单位参与,提供勤工助学岗位1000余个,且全部面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共吸引中心校区2600多名学生参与。吉林卫视、吉林教育电视台等10多家新闻媒体对活动进行了采访报道。
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韩晓峰及相关职能部门领导亲临会场并与用工单位代表和求职学生亲切交谈,详细询问了用人单位的用工需求、用工时间等,对前来求职的学生表达了亲切的关怀,鼓励大家借此机会,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
校内勤工助学岗位招聘会已连续举办多年,现已成为我校助学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载体,为众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了自我展示、自我提高的锻炼平台。学生上岗前,学生工作部将根据勤工助学岗位类型,按照基础培训与专题培训相结合、定式培训与按需培训相结合的原则,组织学生进行办公软件、公文写作、行为礼仪、安全常识等方面的岗前综合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制定校内勤工助学用工单位内部培训及考核机制,指导各用工单位继续依托学生事务工作信息系统(sais平台)进行助学岗位动态考核,进一步规范勤工助学岗位考核及管理。
为全面满足学生岗位需求,学校还积极拓展校外勤工助学岗位,每年为学生提供各类兼职岗位3000余个。其中,仅移动校外助学实践基地每年为学生提供固定岗位1000多个,使学生深层实践,深入学习,加深对企业文化的认知。学校将继续采取一系列的举措,努力实现让每一个有助学愿望的学生都能获得一个好岗位。
|